中小學生心理特征分析+教育方法(超實用)
九斤媽媽
2023.07.18 10:40
15784瀏覽
1回答
Mandy是曼曼啊
2023.07.18
不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性格特征,作為父母只有了解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心理特點,才能跟孩子更好地進行溝通,而不是一味責罵往往適得其反。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篇人民日報推薦的文章,希望家長們都看看!
小學一年級
1、心理特征
孩子剛剛進入小學,對小學生活既感到新鮮,又有些不習慣;好奇、好動、喜歡模仿。
2、教育方法
以適應和培養習慣、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引導孩子學會愉快地學習。家長可以從如何安排時間入手,培養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熱愛學習的好習慣。
小學二年級
1、心理特征
此階段是小學生培養自信心的關鍵期,但是情緒容易不穩定,且自控力不強。
2、教育方法
家長要對其不良行為及時糾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要多鼓勵肯定孩子,隨時注意孩子心態的變化,學習上還要注重習慣的培養和基礎知識的把握。
小學三年級
1、心理特征
此階段是孩子情感發生變化的轉折期,從情感外露、淺顯、不自覺,變得內控、深刻、自覺。但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情緒控制能力還是有限。
2、教育方法
由于孩子交往范圍擴大,各種困擾也隨之而來,開始產生不安情緒,家長需要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導,及時糾正孩子馬虎大意,做作業磨蹭等不良習慣。
小學四年級
1、心理特征
10-11歲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孩子的學習從被動向主動轉變,但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2、教育方法
及時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孩子演算、書寫、檢查的習慣。通過正確的教育,可以激發孩子對自然和社會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
小學五年級
1、心理特征
競爭意識增強,對學習優秀的同學開始產生敬佩之情。獨立能力增強,喜歡自發組成小團體。不輕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強。2、教育方法
幫助孩子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促進自我意識發展。接觸社會對孩子保持主動學習的態度、迎接更復雜的挑戰有積極作用。
小學六年級
1、心理特征
孩子開始進入青春早期,自主意識逐漸強烈,喜歡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會對老師、家長的干涉進行反抗抵制,初步形成了個人的性格和人生觀。
2、教育方法
家長需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在關注學習的同時,還需讓孩子有健康的心理發展。逐步為小升初做準備,對心儀學校的考試范圍和特點多做了解。
初中一年級
1、心理特征
初一學生剛剛跨入少年期,身體發育、知識經驗、心理品質方面依然保留著小學生的特點。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有從眾心理。不愿讓大人管,但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具體困難時,還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2、教育方法
(1)關注適應性
從小學生轉變為中學生,對環境、教學方法、生活節奏都需要適應,要幫孩子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2)養成學習習慣
初一是打基礎的年級,重視“養成教育",讓孩子盡快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3)重視基礎知識
要重視基本概念的學習,剖析和應用,只有基礎牢固才有可能在整個中學階段學得輕松而有成效。
初中二年級
(一)心理特征
此階段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身體上發生了許多變化。由于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出現嚴重的不平衡,導致了程度不同的對抗情緒的出現。此外,另一心理特點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實際上從眾心理很重,既想標新立異又擔心脫離集體。
(二)教育方法
1、引導認識愛情
青春期性成熟帶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進青少年性意識的發展,怎樣去認識愛情、處理對異性的好感需要正確引導。
2、重視溝通
孩子進入青春期,比較逆反,和家長的交流逐漸變少,對一味地說教非常抵制,所以這段時間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進行溝通,隨時了解孩子的心理變化。
3、鼓勵孩子迎接挑戰
初二處于學習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和壓力都很大,孩子此階段學習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分層,家長需引起高度重視,鼓勵孩子提前預習,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初中三年級
(一)心理特征
獨立性獲得較大發展,喜歡同老師平等地討論問題,自己自由獨立地組織開展一些活動?!俺扇烁小备用黠@,自尊心大大增強,更渴望教師和家長的尊重與理解。
(二)教育方法
1、緊追不舍
為了給中考復習留出更多的時間,學校老師會趕進度,稍有懈怠就會比較吃力,所以,一定要緊追不舍、及時復習,化解疑難問題。
2、查漏補缺
初中的課程已經學完了2/3,孩子要有計劃地開始針對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利用開學初不太緊張的階段,把初一、初二各科的知識點在腦海中過一遍,查漏補缺,為中考打下良好的基礎。
3、壓力調節
隨著中考的臨近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壓力,但壓力過大就會影響孩子的正常學習生活,家長要多關心孩子,能夠觀察到孩子的變化和不安,可以請這方面專業的人給孩子幫助。
高中一年級
(一)心理特征
隨著身體迅速發育,自我意識明顯增強,高中生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同時,他們的感情變得內斂,內心世界活躍,但外部表現卻并不明顯。
(二)教育方法
1重視高一,成就高考
抓住高一,讓孩子一開始就占據領先位置,對高一的重視程度和三年后的高考成績成正比關系。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一定要從高一抓起!
2.發現漏洞,及時彌補
高中學習比較緊張,發現孩子學習漏洞千萬不要任其存在和發展,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漏洞不補,會影響其他知識的學習和綜合應用,給高考造成很大的損失。
3成績波動,正確看待
高一學習成績波動非常正常,只要適應了老師的講課方式,掌握了高中知識的學習方法,成績都會逐步上升并且趨于穩定的,要鼓勵孩子正確看待成績波動。
高中二年級
(一)心理特征
此階段在學習上兩極分化日益明顯,偏科現象嚴重,孤獨感和焦慮感較強。容易出現茫然,一旦遇到挫折,特別是考試中受到打擊,就會自我懷疑,產生焦慮。
(二)教育方法
1、均衡發展
高考錄取依據是總成績,只要沒有嚴重偏科,在高考中都能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所以鼓勵孩子均衡發展是取得高考好成績的基礎。
2、提前備考
不要認為高考就是高三的事情,其實每個階段都是在為高考打基礎,高二尤其如此。
3、強化基礎
如果發現高一的部分知識沒有完全掌握,千萬不能等到高三再去解決,要敦促孩子盡快補上,使高二高三的學習更加順暢。
高中三年級
1、心理特征
此階段孩子的社會意識已經接近成熟,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心理上出現信心型、迷茫型、放棄型三種類型。
信心型
思想上有明確目標和遠大理想,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扎實,學習能力強歷次考試成績穩定。
迷茫型
思想上渴望考入理想大學,但基礎不扎實,學習方法不當,成績經常波動,對前途感到迷茫。
放棄型
基礎太差,經過努力成績沒有進步,或者學科發展不平衡,進入了“考大學沒指望”的誤區。
2、教育方法
家長在調整自己心態的同時,多關注孩子心理狀態,切勿因自己的焦慮影響到孩子。給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重視孩子的營養健康。
【溫馨提示】以上各個階段的分析只是相對而言,家長應在了解基本心理規律的基礎上,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發展。
上一篇:女兒早戀怎么教育?
下一篇:17歲女孩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