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孩子說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2023.09.25 10:31
20瀏覽
當小孩子說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控制情緒不打罵好好溝通
孩子不想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肯定會生氣,但要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要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談談,了解一下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沒有提出什么條件和要求等。
2、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想上學的問題。
3、家長要表明態度
孩子說“我不想上學”時,父母必須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一是,很樂意幫助他解決學校遇到的問題,二是,希望他今天能堅持上學。父母要先詢問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鼓勵孩子一起去上學。
4、挖掘學習動機
家長需要從孩子日常點滴中發現孩子閃光點,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
5、激發孩子的自我向上意識
可以讓孩子列出自己學習上的優勢與長處,讓孩子列出曾經做過的有成就感的事,想想自己曾經擁有過的“輝煌”,在激勵中幫助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從而喚起他們心靈深處的自我向上意識。
有位媽媽曾針對這個問題做過記錄,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或是取得一點小成績時,她便夸獎孩子一次,孩子因此變得愛和父母交流,也更加自信和活潑,不想上學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哪些?
1、小孩缺乏學習興趣
一個人倘若想做成一件事情,一定要有興趣愛好。當興趣愛好越大,動力便會越足。學習也是一樣,小孩要是沒有興趣愛好去學習,便會味如嚼蠟一般,覺得枯燥不想學習,長此以往就不想上學了。
2、孩子的成績不好,喪失信心
學習節奏快、內容多,孩子們往往會因一時疏忽或者放松而掉隊。再加上知識點的前后連貫性強的原因,往往會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久而久之,孩子學習跟不上成績不好,就會喪失信心,從而厭學不想上學。
3、家長過分看重成績,孩子壓力大
很多家長都過分的看重孩子的分數,當孩子沒有達到自己要求的分數是就埋怨,責備孩子,拼命的給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如果壓力過大,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孩子厭惡上學。
孩子不想上學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我們需要了解孩子的情況,是因為學習壓力太大,還是因為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不好,或者是因為其他原因?只有了解孩子的情況,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同時,家長也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讓孩子能夠自主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會大大減少孩子不良情緒。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理解孩子的狀態
跟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的壓力和困難,支持、接納,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到釋放和宣泄。
2、學會給孩子減壓
結合孩子的能力,對學習不提過高的要求,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有限的休息時間,幫助孩子減壓。同時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使他們能自主地區分輕重緩急,主次分明地安排自己的學習任務。
3、引導孩子觀察和思考生活
要知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很喜歡發問。父母在孩子詢問“為什么”的時候,要隨時準備和孩子分享學習的經驗,不要隨便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對于自己不清楚的知識,可以引導孩子一起觀察和思考,讓他們養成愛思考、學會觀察的好習慣。
4、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們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如果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那建議家長們在閑暇時間放下手機,去學習自己所需的知識,或者在孩子學習的時候在他身旁學習,向孩子展示你對知識的興趣,這樣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當中愛上學習。
5、體驗生活
我們要做的是狠下心讓孩子體驗一下生活的不易。比如,孩子不想讀書,我們可以給孩子請幾天假,帶著孩子到工地上去做小工,如果孩子小,可以讓孩子出去撿兩天垃圾。大人可以隨時陪同,但堅決不能心軟,必須要讓他自己掙夠自己一天的生活費。當他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后,回學校讀書就成了唯一的選擇了。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功課,功課,還是功課
學習這件事,本來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但是現有的教育體制,基本是整齊劃一的要求和學習節奏,那么,理解能力略差或者接受速度慢的孩子不能跟上集體的進度,因此受到任課老師的指責和同學的嘲笑,那種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再次受辱的心情也一定會迫使小孩想待在家里不要去上學了。
2、父母期望過高
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心愿: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前途,拼命的給孩子施加學習的壓力,如果壓力過大,超過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就會導致孩子厭惡學習,繁重的學習任務和精神壓力,讓孩子無法承受,也會對家長的做法感到反感。
3、從學習中無法獲得成就感
有些孩子之前非常努力,但效果并不理想。他們在學校沒有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家里的努力也沒有被家長看見,就會產生“無論我怎么努力還是不能取得好成績”“我就是個永遠學不好的笨學生”“學習是我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學了還不如不學,學也是浪費時間和精力等念頭”等負面情緒。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們一定要及時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糾正這種錯誤的行為,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同時也要跟孩子講講不想上學的危害,家長切記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要跟孩子多溝通,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后引導孩子走出厭學困境。
對于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家長要表明態度
孩子說“我不想上學”時,父母必須立即表明自己的態度:一是,很樂意幫助他解決學校遇到的問題,二是,希望他今天能堅持上學。父母要先詢問孩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并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并鼓勵孩子一起去上學。
2、家長和孩子進行有效、良好的溝通
孩子不想上學肯定是有原因的,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然后家長用積極的態度鼓勵孩子去上學,告訴孩子上學的好處,慢慢開導孩子。
3、家長要有耐心,不要打罵孩子
孩子不愿意上學,或者逃學的時候,家長的第一反應不要是責怪孩子和打罵孩子,應該了解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讓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再針對性解決不愿上學這個問題。
4、理解孩子的壓力
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5、讓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的,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不要太任性了,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的。
6、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7、在家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孩子實在不想去學校了,特別的厭學,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在家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一個人整天在家,感到無聊,根據孩子年齡讓孩子跟著自己出去打工,受點苦和累,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孩子想起上學的好,也會去學校的。
8、利用興趣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一名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會幫助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發現孩子的興趣,并且引導孩子先往興趣相關的方向學習,再逐步接受更多的學習內容,幫助孩子緩解厭學情緒,欣然面對學習課程。
在孩子們眼里,從小到大十幾年的學習生涯是非常辛苦的,每天上課、寫作業,再加上各種大考小考,孩子們的壓力也非常大。所以經常會有孩子忍不住說出“不想去上學了”,這種時候,父母的回答不僅體現出情商,更能影響到孩子今后的學習態度。
對孩子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點燃孩子學習的內在驅動力
當孩子把學習這件事變成是一件主觀上非常想要完成的事情時,孩子內在的學習驅動力便被激發起來了。相較于被動的去接受學習壓力,主動地完成學業內容自然會讓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擁有更多的主動權。激發孩子對于學習的興趣和熱愛,這顯然需要父母們多用一些心思進行探索和發現。
2、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
當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感受到成就感時,他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便會有所提升。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贊賞和認可,而學習中的成就感便是這種贊賞和認可的一種體現。比如說,家長們可以通過合理地設定學習目標,讓孩子在不斷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的滿足。
3、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雖然可以幫助孩子應付一定的課業內容,但是當孩學習的壓力變大時,死記硬背的方法便不再奏效了。所以家長們有必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孩子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內學習到更多的學習內容。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作業沒完成,上學害怕老師批評,這個原因應該是最普遍的,尤其是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各種作業一大堆,還有課外補習課。孩子甚至到深夜都寫不完。
2、害怕考試,擔心考不好,學校都是比較看重成績的,所以經??荚?,三天兩頭的考試,孩子擔心考試太差,會被老師和爸爸媽媽批評,或者在同班同學面前丟臉。
3、依賴父母,從小對孩子寵溺,長期處于家庭的溫暖之中,害怕學校,不想去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伙伴。
4、不喜歡老師或者同學,換新的老師,可能不適應,或者老師只關注成績好的同學,也會讓孩子偏科?;蛘咄瑢W相處不和諧,受到欺負,委屈。
5、外界因素的干擾,交一些不好的朋友,影響孩子叛逆的心理,覺得混社會比學習好。
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孩子有時說自己身體不舒服,肚子疼,有時候說自己腦袋疼或者是胃疼,甚至無法吃飯或者上學,但是去醫院也卻什么也檢查不出來。一時間家長也分不清孩子是真的病了,還是在裝病逃避學習。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首先,鼓勵孩子面對困境的能力,同時練習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積壓起來影響健康,這一方面能夠提高情商,加強對挫折的忍耐力,還可以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為語言學習做出準備。
其次,和孩子探討學校、學習的好處,在精神和物質層面都給予一定獎勵,當孩子取得了成績,一定要及時給予「正向反饋」。
然后,在孩子情緒控制能力提高且對學習有一定熱情后,使之由為獎勵學習逐漸過渡到自覺學習的狀態。
最后,作為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理性的對待孩子的生理、心理現象。
孩子裝病不想上學的原因:
一、來自學校和老師的壓力。如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難以逾越的困難,無法得到老師的幫助,連續受到老師的批評,在學習上產生強烈的不自信;如受到老師和學校不公正的對待,內心委屈無人訴說。等等。
二、來自同伴交往的阻障。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遇到了無法言說的挫折,自己難以解決。如受到同學的嘲笑和冷淡對待,產生孤立感;如和同學發生矛盾時自己處于弱勢和被動地位,甚至受到欺凌無力解決。
三、來自家庭的問題。如家庭關系不睦,孩子失去了目標感;或是家長太忙,使孩子感到冷落,以稱病引起家長對自己的重視和關心。
四、受到了某種生活方式的誘惑。不上學比上學快樂。
五、真的病了,無外顯特征。誰難受誰知道,這時候就要請醫生了。
青春期男孩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并且現在的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非???,信息面也非常廣,其中孩子如果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就會出現不想上學的消極想法。這個時候,家長不能對孩子的決定不管不顧,畢竟孩子還未成年,家長有責任去引導孩子走上正確道路。
青春期男孩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父母要理解孩子,理智而冷靜地避免與孩子的沖突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話。此時,因為年齡結構和身體發育,他們的體格已經強壯起來,思想也已逐漸成熟,迫切想“我的青春我做主”。然而卻由于沒有經驗閱歷,遇事極易沖動,做事極易偏激。父母要理解孩子,盡量避免和孩子沖突,以使孩子的情緒保持穩定,切不可針尖對麥芒,棗核兩頭尖,互不相讓。
2、尊重孩子
不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和孩子講道理,心平氣和地和孩子交談。青春期的孩子即將成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產生了“希望被當做一回事”強烈需求。所以身為父母,要懂得孩子的心理,給予孩子人格的尊重,給足孩子面子,孩子就會心滿意足,從而擁有學習的良好心態。
3、父母要學會放手
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不要處處約束孩子。既然孩子因長大而想自作主張——叛逆,父母就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按自己的來,不要武斷地做硬性的規定,而是要和孩子商量,把道理、利弊給孩子講清楚,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孩子一般是不會做出“出格”的決定的。
4、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興趣
假如孩子對學習是感興趣的,那么學習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享受。假如孩子認為學習是一種負擔,那么學習就會成為孩子沉重的包袱。所以還是希望,家長一定要知道怎樣讓孩子面對學習,如何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
5、讓孩子制定好一份學習計劃,不要盲目地去學習
告訴自己的孩子有時候,學習一定是會遇到許多高原反應的,很可能,你會在一段時期內,即使怎么學習,進步都很慢,甚至成績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這個時候,不要焦慮,找一下原因,是不是自己沒有制定好學習計劃?千萬不要因為這些事情,而產生厭學心理。
6、家長告訴孩子,學習一定要帶著感情去學習
告訴自己的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要懷著高興的情緒去學習。當我們懷著高興的心情吃飯的時候,才有助于消化,學習也是這樣的。只要我們調整好學習計劃,沉下心來,實施的執行計劃,慢慢地就會走出,學習上的高原反應。一旦你走出來,學習成績就會上一個臺階。
青春期男孩不想上學的原因:
1、自由空間少
現在的青春期男孩,相對來說他們所擁有的屬于自己可支配的自由活動的空間很少,因為一邊是家長們的嚴厲看管,一邊是學校的嚴格規定。這樣一來,不管是回到家里,還是在學校里,男孩子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生活,也就只能把各方面的困難壓抑在自己心理。他們心里就會對生活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情緒,從而厭學或逃學。
2、目標不明確
作為一個學生,尤其是處于青春期的男生,如果他學習的目的不明確或者是根本就沒有目標,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很難有出色的表現,因為他不知道朝哪兒努力,更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才能獲得好成績,這樣學習時整天處于迷茫之中慢慢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在考試屢遭失敗之后,也就越來越不想上學了。
3、青少年自身的性格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于叛逆時期,有些青少年過于追求高分數、性格孤僻或者害怕與他人溝通,這些情況都有可能會引起青少年厭學的出現。
14歲女孩不想上學家長應該怎么辦?
1、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2、學會讓孩子承擔責任
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如果孩子沒有學會承擔責任,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就是無所謂的態度。生活上父母注意需要讓孩子獨立,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如果父母事事代勞,很容易讓孩子失去責任心。只有孩子學會了承擔責任,孩子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擔負起學習的責任、擔負起家庭的責任……
3、理解孩子的壓力
就像上班一樣,大人偶爾也會產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況孩子呢,再說現在學習任務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更加輕松優秀。
14歲女孩不想上學的原因:
1、沒有學習的動力
很多時候,孩子不愿意上學,不好好學習,是因為我們家長對孩子保護得太好了,家長總想著自己承擔生活一切的苦,為孩子提供好的環境,讓孩子安心學習,孩子卻根本不懂得生活的艱辛,沒有了學習的動力。
2、人際關系處理不好
孩子上初中后,在學校的時間長。如果和老師、同學的關系不好,必然會有情緒。有了壞情緒,就會影響孩子聽課的質量。假如關系惡劣,家長又知情。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定程度,可能就會導致無法面對學校,選擇休學在家。
3、學習困難
14歲的孩子學習的內容難度越來越大了,在初中跟小學學習的內容也有很大的區別。孩子會覺得學習變得困難了而選擇用不想上學的方式來逃避。
上一篇:13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下一篇:初三學生不寫作業怎么辦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