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茜茜小公舉
2022.08.16 14:56
183瀏覽
1回答
王心寶貝5201413
2022.08.16
學習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單單只靠學生自己努力,也是不行的。更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家長和學生一起按照要求,制定計劃,家長也要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成。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1、認真觀察、思索
進人中學后,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觀察力。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圖形關系與自然界數量關系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更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語文的寫作訓練,自是不消說。
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但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還要能抓住事物的素質特征。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于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
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經常提出問題并與之討論,促使孩子觀察思索,并能本身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資助時,家長千萬不克不及置之不睬或敷衍了事,應熱情地鼓勵孩子本身試一試。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也不克不及包攬,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讓孩子在家長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本身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嘗到勝利的喜悅,孩子便會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挑戰。
3、認真書寫
書寫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本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書寫認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肯好好寫的孩子,很難做好另外事情。
因此,重視并及早提出對孩子書寫方面的要求,不但能提高書寫質量,得到眾多良好評價,并且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綜合本質。
4、主動學習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練習本、試卷上的錯誤,以鮮艷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個簿本,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題匯編、錯別字舉例的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本身,制止出現同類錯誤。
5、積極閱讀、寫作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在反復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積極閱讀,廣泛吸收課外知識。家長可以購買有關書籍和訂報刊雜志,為孩子的閱讀創造物質條件。
記得讓孩子在養成觀察、思索、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勤于寫作,寫寫讀書條記、讀后感、觀后感和日記之類。
這個過程,不但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
6、有條理
做各科作業要預先擺設好時間,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必然的次序等等。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同理,如果做作業時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必定就高不了。
上一篇: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下一篇:如何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