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毅菡寶媽
2022.11.04 18:02
149瀏覽
1回答
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節省學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減少差錯。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培養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
孩子在學校里的學習是有嚴格時間規定的,在家里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例如,放學后應先寫作業而后玩,或者在晚飯后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就做功課。有關調查表明,學習好的孩子,一般會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功課。這樣做能使孩子形成一種時間定向,一到那個時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學習的愿望和情緒。這種時間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開始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很快地專心學習。
2、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孩子有不懂的地方,教師和家長不要埋怨他們為什么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責。
要鼓勵孩子提出什么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后積極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動腦筋,切忌煩躁,放下不管或讓他們死記硬背。
3、培養孩子復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
經常督促孩子按時復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這是幫助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為第二天上好新課打下基礎的好辦法。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甚至沒有學會,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大困難。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預習—聽講—復習—作業—總結的系統學習習慣。
4、培養孩子做完作業細心檢查的習慣
做作業時一般是整體知覺在發揮作用,不少孩子只顧趕進度、出思路,很少顧及一些細節問題,導致作業中常常出現差錯,如不是寫了錯別字,就是看錯了運算符號或者少做了習題。因此,做完作業之后,教師和家長應該教孩子及時從整體知覺調整到部分知覺,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漏洞,使孩子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教師和家長最好教會孩子檢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漏答案、漏單位,怎樣驗算等。
總之,每一位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但很多時候孩子成績不好也并不都是他自身的原因,家長切記不能操之過急、揠苗助長。同時,也建議各位家長,各位老師,不要用一個模板來套所有的孩子,不要用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的孩子,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孩子,用藝術的語言來提醒孩子。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边做边对白在线播放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