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洛水伊佳人
2022.07.23 17:25
182瀏覽
1回答
帥荃荃的爸爸
2022.07.23
“少成若性,習貫之為?!?,習慣是指逐漸養成而不易改變的行為。習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自然而然地支配人的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使人終身受益。孩子主動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孩子成長過程的重要環節,每一位家長都要高度重視。
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一、父母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們作榜樣,引導他們學習。盡量少在孩子們的面前玩手機,玩電腦,適當選擇時間觀看電視,父母必須輪換監督并指導孩子們的學習。同時,不要太過于弱愛和放縱孩子。不讓孩子過早迷戀上手機,電腦等,如果父母不在身邊的由其親屬來指導。
二、家長在指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勞逸結合。在指導孩子學習半小時或者四十分鐘時讓孩子休息一下放松。培養孩子們知道勞逸相結合的重要性。眾所周知,任何一個人做某件事如果長時間得不到適當地休息,不停地工作,這樣下去很容易造成厭倦埋厭,判逆的心理。同樣道理會造成孩子失去主動性,逃學厭學的情況。
三、家長在指導孩子完成作業后,應該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利于促進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安時完成作業,寫字工整的孩子給于物質的獎勵。比如,可以帶他們出外玩,買一些孩子喜歡的玩具食物等。目前,國內的大多數學校都設有獎學金,對個別學習優異的學生給于現金的獎勵促進孩子的學習。家長對孩子學習有良好的表現進行獎勵可以適應這種環境,同時促進和提高孩子對學習的成績和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四、家長應該與老師經常溝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學習的情況以及表現。比如,孩子與同學的關系,上課是否認真聽講,課堂里完成作業的情況,存在哪些不良的表現等。這一步很重要,家長可以一針見血有針對性地幫助孩子改正錯誤以及指導孩子如何做如功課提供依據。
五、家長必須要和藹耐心地教育和指導孩子,對個別有錯表現不好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大聲嚷嚷或者以暴力的方式對孩子大打出手,出現肢體沖突的情況。這樣下去很容易造成孩子厭學,叛逆的情緒或者逃學的情況。
怎么讓孩子主動學習?
1、分析孩子不主動學習的原因。
孩子之所以不能主動學習,是因為孩子即使懂得知識的意義,但是沒有懂得知識的價值。當下的學校教育忽視了受教育者學生的主觀需求,因而無法使孩子在心理上對知識形成主觀價值所致。
孩子懂得知識的意義不難,難得是懂得知識的價值。一旦孩子懂得知識的價值,也就是建立對知識的價值觀念,自然會主動投入學習。
2、如何讓孩子懂得知識的價值。
要想讓孩子懂得知識的價值,必須讓他在平時的學習中體驗知識學習的成功,通過幾次知識學習的成功經驗積累,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會自然而然地激發出來。
就當下的學校教育狀況,就是那種符號題?;虒W,孩子要想取得知識學習的成功感,作為家長應該采取大膽而有效的變通措施,就是支持孩子少而精的做學校教師布置的作業,大約做三分之一的作業足也!配合孩子把三分之一的學校作業做好:能夠內化所學,舉一反三,變通運用!
3、使孩子學會內化所學。
(1)區分或識別。
每次做作業時,先讓孩子自己區分出相關的知與不知;用常規話語解讀就是把所做的作業整體上讀通、讀透,區分出哪些是自己已知的、哪些是不知的。
(2)優化。
區分后,通過工具書、課本、網絡查詢等手段來規范和優化所學的內容,使區分出的知與不知形成一個知識框架。從而清晰自己的學習任務;用常規話語解讀就是區分重點、難點、疑點等。
(3)轉化。
通過對優化后的學習任務,進行分層次的學習,就是分記憶、理解、運用三個基本層面;用常規話語解讀就是記記、議議、練練的學習活動。強調的是,這三個層面的學習,必須注重交替強化:記憶與理解交替強化、整體與局部交替強化、精講(教師最好是個性化輔導教師或家長)精練交替強化!
(4)內化。
做完作業后認知反思反身,尤其是反思自己的知與不知,以便內化所學形成新的知與不知;用常規話語解讀就是反思做錯的地方,反思為什么錯了?是已知不夠?還是粗心所致?
這樣的持之以恒必定會形成積累式的進步。這樣積累式的進步過程必定會使孩子形成積極有效的學習心理傾向。這樣積極有效的學習心理傾向必定會使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心理需求!
上一篇:地理怎么學提升最快的方法
下一篇:初中科學怎么學能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