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么引導孩子的內驅力
小文媽媽
2023.01.09 16:07
91瀏覽
1回答
小言的媽媽
2023.01.09
當孩子主動向學習的時候,要予以鼓勵,不能打擊。當孩子面對困難時,幫助孩子客觀分析,引導孩子自己想出解決辦法。盡管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父母要給孩子一定的信任。
家長怎么引導孩子的內驅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創設學習的問題情境,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讓學生親自探索未知世界,引發學生積極的內在體驗,讓學習盡可能成為輕松、愉快的事情。
二、目標導向,目標是導航圖
魯迅說“不滿是向上的車輪"。堅持不懈地按照既定的目標和方向來設計自己的人生,品味實現目標的快樂,跨越人生的坎坷與困難,才能實現靚麗人生。目標設計一定要具盡可能詳細,盡可能數字化。比如:我要每天讀一句英語,每天記住2個英語單詞,而不是設定目標:“我要學好英語"。
三、熱愛與堅持
有興趣的事情,辛苦和付出也是一種樂趣,沒有興趣的事兒,好事也是一種辛苦。學習,只有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才可以沒有厭倦心理。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物獎有人采訪他,問他:“你獲得諾貝爾獎辛苦不辛苦?楊振寧說,從事物理學研究是一件非??鞓返氖?,從不覺得辛苦。因為有了科學研究的興趣,就有了內驅力。在內驅力的影響下,持之以恒的堅持下去,就會有了更深的熱愛。
四、學會引導而不強制
凡是有自覺學習能力的孩子,都是家長和老師非常重視對他的引導,激發學習的內驅動力,而不是強迫孩子學習。用啟發引導的辦法,讓他自然而然自動的愿意學習。少年兒童天然對大自然各種受產好奇心,家長應該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探索自然,探索未知。
五、培養內驅力學會尊重、鼓勵
讓學生從一件小事的成功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激勵他繼續做好下一件小事。少年兒童時期鼓勵至關重要,父母和老師的壓制和批評會削弱孩子的好奇心和熱情,打擊孩子的興趣。融入到孩子中去,以兒童的眼光看兒童,以兒童的思維與孩子交流,與孩子一起活動,給孩子力量,讓孩子有歸屬感,給孩子前行的勇氣,做孩子的后盾。學會自主安排生活,自主的完成作業。
六、嘗試、堅持、自然、習慣
對于興趣愛好,要允許孩子廣泛嘗試,音樂、美術,書法,計算機,舞蹈嘗試自己最喜歡的堅持下去,不斷付出努力,不斷加以練習,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愛好,成為一種習慣,人們常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就是這個道理。
七、責任擔當與環境影響
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學習不是靠“吹吹打打,輕輕松松"就能夠實現的,學習是“馬拉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志存高遠,需要學生對自己、對家庭、對國家和社會有高度的責任心。沒有責任心的人,只能渾渾噩噩,庸庸碌碌。
提升內驅力對孩子學習的影響
1、積極主動地想要學習新知識
當孩子內心的內需力提高了,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想要去學習新的知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具有求知欲。孩子會自發地想要去掌握更多的知識與能力,面對新的學習內容不會產生懈怠和恐懼的心理,而且愿意為之付出努力。
2、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心
內驅力高的孩子通常都會對自己有著強大的自信,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是有能力學好,并且做好這件事情。所以在面對未知的知識時,孩子通常都會有著欣喜和樂觀的態度,并不會停住不前。內驅力缺乏的孩子則會發自內心地認為自己不行,甚至會出現自卑的狀態,覺得自己做也做不好,就自發地放棄了。
3、愿意去嘗試陌生的事情
擁有內驅力的孩子相對來說抗挫折能力也更高,更愿意去嘗試陌生的事物,這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是非??少F的一種品質。當他們愿意去勇敢地嘗試,不懼困難和失敗,才證明孩子的內心非常強大,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自我調節,這樣的孩子將來必定可以做出很好的成就。
上一篇:培養孩子的內驅力比較好的方法
下一篇:高一怎么快速提高成績
Copyright ? 2017-2018 沖刺高考網 版權所有
注:凡本網注明來源沖刺高考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